查看原文
其他

综合文艺体验|热火朝天办文艺,齐心协力爱故乡 ——爱故乡•乡土文艺工作坊在云南昆明光崀村举办!

编者按

“载道传情聚人心,根植大地爱故乡”,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建立基层文艺骨干协作者网络,促进城乡基层群众文化交流,“爱故乡·乡土文艺工作坊”于2018年9月21日—27日在云南昆明市太平镇光崀村举办,有来自城市社区、农村社群、公益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基层艺术团体、民间艺人等文艺工作者,以及高校研究、音乐制作等专业文艺人士,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主要包括两大板块:一是文艺工作坊板块,包括综合文艺体验工作坊、音乐集体创作工作坊与戏剧集体创作工作坊;二是嘉宾社区文艺工作经验分享。新时代,新文艺。领略乡土文艺的魅力,聆听乡土文艺工作者的心声,让我们一起以文艺的方式,爱故乡。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主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大地民之谣国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云南古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施永青基金会(香港)北京代表处支持。


窗外白云飘荡,室内欢声笑语。在社区文艺工作者比利老师带领下,40余位学员一起做八段锦。舒缓的运动节奏既起到热身和健体作用,又能够让人心情欢快。为期一周的“爱故乡·乡土文艺工作坊”就此拉开序幕。


 

9月21日,破冰

 

日程安排主要包括:互相认识、了解期望、工作坊内容介绍;小组游戏活动体验;社区工作/社群文艺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模式讲解等。

 

互相认识环节不仅要介绍自己名字、故乡、常居地,还要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想要去了解的地方以及最喜欢做的事情。既然是文艺工作坊,自我介绍也要“文艺”和新颖起来。听——有人用《送别》,有人用《兰花草》,有人用《爱拼才会赢》的旋律唱出了一段段自己的名字和故乡介绍,其他组员配合着跳出生动形象的舞蹈。



大家参加工作坊的目的很多是交流和学习。不仅关于文艺创作本身,更多的是关注文艺和社区活动的有效结合,探讨社区建设的经验等。总之,文艺不单是个人“独乐”的事情,植根于群众,与群众同乐,文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观看纪录片《爱故乡的足迹》之后,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张斌对爱故乡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说:“其乐融融才能干成好事,干成大事!”



北京新工人艺术团团长、同心公益基金发起人、爱故乡艺术团团长孙恒认为文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有助于自我觉醒,回到内心,回到自己脚下的土地和真实的生活;然后文艺可以为人民,可以服务社区和社会,为群众带去欢乐。他表示,此次工作坊的重要意义在于探讨中国的文艺如何参与社区工作,借此将大家在各地的实践经验搜集、整理出来,形成教材,这可以说是历史的创新。



比利老师从三个层面为大家介绍工作坊内容: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方面;社区、社群方面;机构的社会理想方面。群体的建立是为了创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等,而乡土文艺为社区/社群服务。工作坊背后有一个逻辑性关系,即通过文艺来发出群众自己的声音。


 

下午的工作坊在《小鸭游泳》的歌声和舞蹈中欢快开始。在“害怕”“保护”的游戏之后,参与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心理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比利老师仿佛一个魔法师,手里有玩不尽的游戏。每个人分发一张白纸,写上自己名字,粘贴在身后,大家互相留言对彼此的第一印象。看着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其实是一件既忐忑又开心的事情。还有“塑像”游戏,比如针对村庄、权力、平等等词语,大家发挥自己的才智,将很多元素添加进来,表演的惟妙惟肖。



还有两个游戏分别是“声音森林”和歌曲分享与表演。声音森林即两人一组,一人唱对方孩童时喜欢的歌,另一人闭着眼睛“追寻”这歌声。很多人混在一起组成“森林”,歌声纷杂,然而童年的欢唱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指引;这个游戏还有助于培养身体敏感度。接着,大家分为五个组,各自分享自己喜欢的歌,然后挑选一首,用舞蹈或者戏剧形式进行表演。


最后,比利老师总结回顾了今天的工作坊内容。他讲到,首先是团体,然后才是创作。今天的很多团体游戏,就是为了让学员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从生疏到沟通再到接纳,形成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9月22日,综合文艺体验

 

具体形式包括音乐、身体动作、文字、绘画、对象装置等。由社区文艺工作者比利老师担任协作者。

 

“试试唱这歌,试试唱这歌......”上午的工作坊在比利老师的领唱下开始。大家围成一圈,边唱边拍手拍膝,然后升级为捏鼻子、拧耳朵等动作,让大家充分动起来。


画画。两人一组对坐,观察对方,首先要一笔练成一幅肖像,一气呵成不许断笔;其次只允许看对方,不看画纸,勾勒出对方的肖像。比利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毕加索式画法。在画幅空白处印上五指,标出自己生命中最珍视的五样东西,拿在胸前,作为流动的画展。



画“人生”。每人发一张白纸,标示出人生中重要的时刻,并连起来形成起伏的曲线。为什么会有这种起伏?每个组围坐在一起,敞开心怀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通过彼此的讲述,原来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几次那么坎坷的境遇,也会迎来充实而丰收的时刻!接下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故事写成几句诗,串联并调整,组成一首完整的诗歌,上台展示给其他小组。


诗接龙。工作坊在光崀村举行,那么我们对周遭环境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利老师将我们分为七个小组,各自出去在村子随意走走,可以进院入户,也可以听风赏景,重要的是打开感官,去看去尝去嗅去感受等。根据各自所见到的,组内讨论,写出一首接龙诗,并在下午课上分享。


 

下午的课程,来自“黑手那卡西”乐队的庄育麟带领大家做经络操,在拍拍拍的节奏中,身体舒展开来,困意也消失不见。


唱歌之前总是要吊下嗓子,比利老师弹着吉他,用简单的“滴”“嘟”“啊”“嗒”带领大家进行练习,并变换着高低音合唱。看着大家投入的表情,感受着飞出窗外的歌声,一个想法在心底响起:歌声一定比枪炮声传的更远,更加持久和永存。


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童年歌曲。分小组练习,分别用悲伤、迷茫、愤怒、安静、甜蜜和欢乐的情绪唱出来。有的歌曲内容恰好符合给出的情绪,有的则完全相悖,尽管伙伴们使出各种招数,还是不断引来捧腹大笑。通过这种形式,大家得到了欢乐,也学习到社区工作的技巧。



主题从昨天的“童年”过渡到今天的“人生”和“命运”,学员从昨天刚开始的生疏转变为现在彼此之间的信任,为集体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习方面,从音乐、塑像、身体动作,到绘画、文字和诗歌,学员从个体凝聚成一个群体,发出团队的声音,去面对外部。另外,学习了合唱团的练习方法,团队可以用不同的地方小调唱出关于乡村、人生和乡村工作者的主题。


比利老师说,我们是很集中地学习了这些社区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把时间拉长,比如一个月练习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在地实践中,积累一些元素,将其运用到创作中。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

您,还满意吗?
扫码,关注爱故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爱故乡行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